One less

1999,《一个都不能少》张艺谋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作为一个故事片这里没有一个专业演员。所有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与他们在故事中的角色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影评也很像一个纪录片。导演的目的是要为“希望工程”筹资,为几百万贫困落后乡村失学的儿童制造声势。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很多人把农村和农民看成是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和负担。可是对张艺谋来说,魏敏芝和她在水泉村的儿童恰恰是现代化的动力和出路。他们不是累赘或者负担,而是现代化不可缺少的正能量,所以“一个不能少”。

影评中存在着浓烈的原始主义。生活条件越艰苦,经济条件越差,反而越纯洁,越高尚。而在大城市,居住条件,社会环境虽说比农村优越,人心却很狭窄,大家都很自私。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似乎比自由市场经济在制度上似乎有绝对的优越性。中国的希望在于魏敏芝的工作态度;她这个13岁的代课教师,虽然自己还是个孩子,也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又对现代化的城镇生活几乎是一无所知,代表了中国的未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导演把目光放在中国最贫穷落后的农村,而不是都市的大学研究所。如果一个13岁的孩子都有这样的胸怀和全局的眼光,那中国的未来将是光明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是以否定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为前提的,而是通过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来实现的。

魏敏芝这样就成了变化中的中国的比喻,她对现代的城市生活的不理解,不熟悉代表了中国作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努力脱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困难。她代表了社会主义集体化的精神。所有她做的事都跟她班上的学生分不开。她生活的价值是通过她对水泉小学的学生体现出来的;她不是为自己一个人生活。她去城里找张慧科坐车没钱,全班同学一起去砖窑搬砖来挣车票钱。他们买的两瓶可乐是大家你一口我一口的平分了。张艺谋的电影是在把农村贫穷的现状演给城里人看,让他们清楚每一分钱对农村失学的儿童是多么重要。城市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比方说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利,在农村却是如此不容易。城里人的无知和不厚道在电视台接待室工作人员的身上暴露的淋漓尽致。她因为魏敏芝是从农村来的,看不起她,不相信她,排斥她,说明城市人的冷漠,自私,甚至不人道。但实际上城里人才是精神上破产了的人。魏敏芝的背后有一班孩子,有一个人民公社这个集体在支持着她。她在精神上,感情支持上,是个很富有的人,这使她有一个做人的尊严。在寻找张慧科的过程中,魏敏芝碰到了一个水泉村也来城里打工的女孩,她说除非魏敏芝付钱补偿她的时间和精力,她不会陪魏敏芝去车站找张慧科。魏说到车站后才给两块钱,她说那时要付两块五毛钱。这个很小的例子说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如何使人失去同情心和人道主义。那么小的一个农村工就明白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这种个人主义(资本主义)跟魏所代表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