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ind shaftzw

2003 《盲井》李杨导演

故事是根据刘庆邦的小说《神木》改编。在铲煤的山西,某些地区的人把煤叫做神木,因为当地人发现某些“木头”会烧得很久。煤是中国现代化、城镇化不可缺少的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40%。采煤在后社会主义时代跟个人致富有直接的关系。所谓盲井,就这个故事来讲,是说在井下挖煤因为贪婪而失去了人性。在井下的黑暗不是指东西看不见,而是暗指挖煤是一种唯利是图的、对人命视而不见的昏庸。宋金明和唐朝阳能看到的不是他人鲜活的生命,而是怎样以谋害他人的生命最快的速度换取最大的个人利益。他们把生命,自己的和他人的,看成是致富的手段。
那么这种麻木不仁,人性的沦丧,应该由谁来负责呢?简单的来说,当然是由宋唐二人自己负责。但既然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更有意义的问题就变成导演李杨希望观众怎样去思考这种道德伦理的沦丧。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剧情就会发现,为我们提供伦理道德视角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两个杀人不眨眼的元凶。他们每做一个决定,每采取一个行动,观众都看得出他们内心的顾虑和良心谴责。电影曝光的其实是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种道德意识的真空,也可以说一种价值或者道德危机。怎么说呢?这个故事中并没有一个正面人物,代表人的良知和法律的尊严。道德问题是通过两个犯罪分子的内心矛盾而出现的。社会给每个人的反馈是:“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也就是说,人的价值是自由市场决定的。煤老板说这话表示了自由市场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藐视;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有人死于矿难,煤老板就按4万块钱一条人命来进行赔偿,从而使唐宋两人有机可乘,干起了他们图财害命的罪恶勾当。
这就是道德危机的实质;李杨和很多人看不到市场经济的道德底线是什么。是实用主义吗?如果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话,唐跟宋算是好猫吗?中国已经到了一个道德的无人区。该怎么挣钱、生活、做人,谁也没有一个指南针可以参考。当宋发现唐找到的下一个替死鬼是一个未成年的男孩时,他心里非常不平静,觉得这不“道德”。唐还得开导他,说中国腐败的高官贪污犯罪一下就得到几百万,甚至几千万,而他们每次图财害命才能搞到几万,还不够家里孩子上学用。后来宋又发现元凤鸣就是他们刚害死人的儿子,良心发现,一而再再而三地推延对他下毒手,甚至开始对鸣凤产生一定程度的父爱。在两个罪犯灵魂深处出现的矛盾使我们对当前中国的道德危机有了一个起码的认识。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故事是对中国现当代历史的一种讽刺。这种讽刺从很大程度上是历史赋予的。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至于从不同程度上颠覆了原来的共产党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的文化。比方说,影片中宋与唐去KTV嫖妓一幕,小姐把《社会主义好》这首歌的歌词从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的新高潮。
改为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反动派没打倒,帝国主义带着美金回来了
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的性高潮。
这对中国的政治走向无疑是一种讽刺。现在的社会主义中国跟以前所谓的“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经济转型实际上就是要把国有化的计划经济慢慢地转型为自由的市场经济。金钱面前人人平等。现在中国笑贫不笑娼。这也就是为什么带凤鸣去嫖娼,唐对小姐很不客气地说,如果不把凤鸣服侍好了,他就不给钱。

这个现实主义的故事并没有回答它所提出来的问题。它的结尾有一点让人费解。唐宋为凤鸣设下的骗局反而使凤鸣得到一笔不义之财。两个骗子丧命盲井,凤鸣因为被说成是他们的侄子,所以发给6万补偿金,从而完成了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样一个信条。